X

扫码登录

二维码
  • 账号登录
登录
登录视为您已同意第三方账号绑定协议、服务条款、隐私政策
X

扫码注册

二维码
  • 账号注册
我以阅读并同意 服务条款、 隐私政策
注册
注册视为您已同意第三方账号绑定协议、服务条款、隐私政策
首页 > 新闻资讯 > 正文

中哈(连云港)物流基地:以 “一带一路” 为核心引领,借效能创新、绿色转型、粮安保障及区域联动构建陆海枢纽,激活亚欧外贸新动能

2025年09月25日 17:24
热点新闻 浏览:8

丝路枢纽的十年蝶变:从实体项目到经贸动脉​

作为共建 “一带一路” 倡议落地的首个实体项目,中哈(连云港)物流合作基地自 2014 年运营以来,已累计开行中欧(亚)班列超 7200 列,成为连接中亚五国与太平洋沿岸的 “黄金中转港”。如今,哈萨克斯坦 80% 以上的矿产品、粮食及进口日用消费品经此集散,乌兹别克斯坦钾肥借道这里远销东南亚,一个贯通陆海的国际物流枢纽正持续释放外贸新动能。​

效能革命:流程创新驱动班列提速​

临近假期的基地内,满载光伏组件的班列正整装待发 —— 这是 2025 年以来第 16 趟新能源专列,通过中吉乌公铁联运奔赴乌兹别克斯坦。“每月两班的稳定频次背后,是通关流程的系统性重构。” 连云港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,创新推出的 “船车直取” 模式实现海运货物卸船即转铁路发运,配合 “一箱到底”“铁路快速通关” 等举措,使过境时间从 4 天压缩至 1 天以内,单箱中转成本降低 60%。2025 年 1-8 月,基地班列开行量达 610 列,日均 2-3 趟列车往来穿梭,铁合金、温石棉等货种过境量稳居全国前列。​

绿色转型:硬核科技重塑物流生态​

在基地调度中心的屏幕上,电动集卡正通过全自动换电系统完成 5 分钟快速补能,2024 年投用的纯电堆高机低噪音作业,单台年省运营成本超 20 万元。“硬件升级与模式创新形成双重驱动。” 基地负责人表示,中亚钾肥 “集改散” 直装模式实现 “零等待、零污染、零货损”,作业环节减少 43%,全流程时间压缩 60%。如今基地用能绿色化占比持续提升,单位能耗较三年前下降 25%,成为 “双碳” 理念下的物流转型样板。​

粮安屏障:智能枢纽守护丝路 “粮缘”​

基地旁的连云港国际粮食集散中心建设正酣,4 组包含 45 个立筒仓的筒仓群已封顶,作为江苏规模最大、高度最高的粮食仓储设施,其智能化装车系统与无人管控平台将实现 “收储 - 转运 - 发运” 全链条高效运作。项目预计 2025 年底投用后,连云港口岸粮食通过能力将从 450 万吨跃升至 580 万吨,50 万吨仓容将为哈萨克斯坦小麦等农产品提供稳定中转保障,深化中哈 “订单农业 + 物流枢纽” 的合作闭环。​

双核联动:织密亚欧经贸网络​

与基地相距十余公里的上合组织(连云港)国际物流园,正形成互补发展的 “兄弟联动” 格局:乌兹别克斯坦汽车零配件分拨基地年处理 1200 标准箱,而中哈基地与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的 “三节点枢纽一体化” 运作,已实现对中亚 104 个站点的全覆盖。2025 年启用的阿克套港集装箱枢纽,更让这条物流大通道延伸至里海沿岸。数据显示,今年 1-8 月连云港全港集装箱量同比增长 8.66%,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激增 78.76%,陆海联运通道正从 “物流走廊” 向 “经济走廊” 加速升级。​

民心相通的丝路印记​

在基地的文化展示区,中哈员工共庆纳吾热孜节的照片格外醒目。3 名哈方员工深耕财务与联运业务,2 名中方人员驻场霍尔果斯无水港,这种人员互派机制让合作超越物流本身。正如江苏省社科院专家所言,这个枢纽不仅联通货物与市场,更在技术共享、文化交融中书写着 “一带一路” 互利共赢的生动注脚。​


暂无评论
头像
0/1000
匿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