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码登录
2025 年 9 月 22 日至 26 日,国务院总理李强率团出席第 80 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,这是中国在联合国成立 80 周年之际的重要外交行动。李强总理在发言中全面介绍中方对当前国际形势的看法,深入阐释全球治理倡议、全球发展倡议等重大理念,呼吁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气候变化、人工智能治理等全球性挑战。
在联大期间,李强总理特别提及 “一带一路” 高校联盟十周年成果。9 月 22 日,来自 27 个国家和地区的 197 所高校代表齐聚甘肃敦煌,共商教育合作新未来。该联盟自 2015 年成立以来,已培养数万名融通中外的专业人才,在农业科技、生态治理等领域开展 10 余项技术合作,例如向巴基斯坦推广节水灌溉技术,缓解当地冬季家畜饲草不足问题。
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赵磊表示,联盟将进一步围绕共建 “一带一路” 人才需求,加强工程技术、全球治理等领域人才培养,推动更多层次的学生交流。论坛发布的《敦煌共识》提出,将建立 “一带一路” 高校智库联盟,深化新能源、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产学研合作。
李强总理在与美国国会众议员代表团会晤时,就特朗普政府近期宣布的 H-1B 签证政策调整表明立场。9 月 19 日,特朗普签署公告将企业为 H-1B 签证申请人支付的费用从数千美元提高至 10 万美元,此举被认为将对中美科技合作造成冲击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强调,中方尊重企业意愿,乐见通过商业谈判达成符合各方利益的解决方案。
美国科技巨头如亚马逊、微软已紧急通知境外 H-1B 员工返美,担心新规生效后无法再次入境。分析人士指出,这一政策可能导致美国科技行业人才短缺,而中国正通过 “东数西算” 工程加速国产芯片应用,市场占有率已超过 40%。华为的 “灵衢” 连接技术更将普通芯片集群化为超级计算平台,减少对高端芯片的依赖。
面对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,李强总理在联大倡议建立公平包容的全球治理框架。8 月 26 日,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设立 “人工智能独立国际科学小组” 和 “人工智能治理全球对话” 机制,中国作为 “77 国集团和中国” 共同提案国,积极推动发展中国家参与规则制定。
在气候变化领域,中国宣布将与东盟国家合作建立 “蓝色经济伙伴关系”,共同应对海洋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。李强总理还会见了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,双方就落实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、加强全球卫生合作等议题交换意见。
此次联大之行,中国以务实行动践行多边主义,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。正如李强总理在演讲中所说:“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,各国更应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,以合作取代对抗,以共赢取代零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