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

扫码登录

二维码
  • 账号登录
登录
登录视为您已同意第三方账号绑定协议、服务条款、隐私政策
X

扫码注册

二维码
  • 账号注册
我以阅读并同意 服务条款、 隐私政策
注册
注册视为您已同意第三方账号绑定协议、服务条款、隐私政策
首页 > 新闻资讯 > 正文

中国海军福建舰完成三型舰载机起降训练 开启远海作战新篇章

2025年09月23日 17:29
热点新闻 浏览:24

2025 年 9 月 22 日,中国海军宣布重大突破:歼 - 15T 弹射型战斗机、歼 - 35 隐身舰载机和空警 - 600 预警机,已成功完成在福建舰上的首次电磁弹射起飞和阻拦着舰训练。这标志着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电磁弹射系统(EMALS)与多型舰载机实现深度适配,福建舰初步具备全甲板作业能力,成为全球首艘常规动力电磁弹射航母。

福建舰采用马伟明院士团队研发的第二代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,通过 12kV 直流电网实现全舰能量动态分配,飞轮储能装置单机储能量达 120 兆焦耳,可支持连续 12 次 35 吨级舰载机弹射。其电磁弹射系统效率较美国福特级提升 20% 以上,24 小时内连续完成超 100 次弹射动作,模拟高强度作战环境下的持续出击能力。相比传统滑跃起飞,福建舰的作战半径从 800 公里提升至 1500 公里,实现翻倍扩展。

三型舰载机的成功起降,标志着中国海军航母编队作战能力实现 “代际跨越”。空警 - 600 作为航母编队的 “空中指挥所”,搭载双波段氮化镓雷达,探测半径达 500 公里,可同时跟踪 1000 个目标,将航母编队预警范围扩展至第一岛链外。歼 - 35 隐身战机凭借 0.01㎡的雷达反射截面积和 1350 公里作战半径,可突破敌方防空网实施精确打击;歼 - 15T 弹射型战机则能满载 9 吨弹药和 12 吨燃油起飞,实现 “油弹兼得” 的饱和攻击。

军事专家韩维指出,三型战机的协同作战将重塑远海预警指挥链路:空警 - 600 发现目标后,可直接引导歼 - 35 拦截,指令歼 - 15T 攻击,再加上歼 - 15D 电子战机提供掩护支援,真正实现体系效能整体提升。福建舰日均舰载机出动量达 300 架次,较辽宁舰提升 25%,具备 “全甲板攻击” 能力。

福建舰的技术突破打破了 “常规动力无法支撑电磁弹射” 的国际认知,证明中国在航母动力与弹射技术整合上已实现弯道超车。其十字型舰岛布局集成 4 面相控阵雷达,甲板采用纳米涂层技术,舰载机着陆冲击降低 30%,降落成功率提升至 98%。随着福建舰加入战斗序列,中国海军已形成辽宁舰、山东舰与福建舰的 “三航母” 作战体系,实现 “战备、训练、维修” 轮换机制,确保任何时刻均有航母处于作战状态。

此次训练正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,福建舰的实战化成果彰显了中国维护海洋权益、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。正如海军专家所言,福建舰的真正价值在于重新定义了中型航母的战斗力标准,为中国海军从 “近海防御” 向 “远海防卫” 战略转型提供了关键支撑。

暂无评论
头像
0/1000
匿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