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码登录
2025 年 9 月 17 日,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内灯光璀璨、嘉宾云集,以 “能源 + AI 引领绿色发展” 为主题的 2025 能源绿色发展大会在此盛大开幕。作为本年度能源与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盛会,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、院士专家、企业代表及行业从业者共 3000 余人参会,现场设置的 “能源 AI 创新成果展区” 更是人头攒动,华为、比亚迪、国家电网等企业展示的智能电网调度系统、AI 驱动的储能管理平台等前沿技术,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。
本次大会创新性采用 “1+8” 总体构架,既通过一场全体会议凝聚行业共识,又依托八场平行分论坛实现精准议题研讨。分论坛话题紧扣行业痛点与发展趋势,从 “AI 赋能新型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” 到 “智能算法优化储能安全管理”,从 “城市低碳用能场景的 AI 解决方案” 到 “建筑节能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”,覆盖能源产业链从技术研发到终端应用的全环节,每场分论坛均设置 “专家演讲 + 案例分享 + 互动问答” 环节,为参会者搭建起技术交流、经验互鉴的高效平台,不少参会企业代表表示,分论坛的议题设置 “既有前瞻性又接地气,为企业后续技术研发提供了清晰方向”。
上午 9 时 30 分,大会开幕式正式启动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、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身着深色西装,在热烈的掌声中走上讲台。他在讲话中指出,当前全球能源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,能源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 “动力引擎”,更是实现 “双碳” 目标、推动绿色转型的核心载体。“人工智能技术与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合,不是选择题,而是必答题。” 郑建邦的话语掷地有声,他强调,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发展,立足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产业优势与 AI 技术的应用实践,在三方面持续发力:一是强化政策引导,完善 AI 与能源融合的标准体系;二是突破核心技术,加快 AI 算法在能源领域的适配创新;三是激活市场机制,鼓励更多企业参与能源 AI 场景的探索。同时,他呼吁深化全球能源治理合作,让中国在能源绿色发展中的经验与技术,为全球应对气候挑战贡献力量。
随后,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、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上台致辞。他以深圳近年来的发展实践为例,分享了这座 “创新之城” 在能源与 AI 融合领域的探索成果:深圳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 5G 网络,为 AI 在能源领域的实时应用提供支撑;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 150 万辆,智能充电桩覆盖率达 98%,形成 “车 - 桩 - 网” 协同的智慧能源生态。“深圳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,进一步加大在人工智能与数字能源领域的投入。” 孟凡利表示,深圳计划未来三年投入 500 亿元,用于支持能源 AI 核心技术研发与场景落地,加快打造 “人工智能先锋城市” 与 “全球数字能源先锋城市”,并诚挚邀请全球企业与人才来深发展,共同挖掘 “AI + 能源” 的市场潜力,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。
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万劲松则从产业协同的角度展开论述。他提到,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进入高速发展期,而稳定、绿色的能源供应,是 AI 数据中心、算力基础设施高效运行的 “生命线”;与此同时,能源行业面临着电力供需平衡、新能源消纳、传统电厂升级等挑战,亟需人工智能技术破解难题。“AI 与能源的融合,是双向赋能、互利共赢的过程。” 万劲松强调,要通过技术融合促进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的跃升,推动能源生产方式、消费模式与管理机制的深层次变革,让人工智能成为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 “加速器”。
开幕式结束后,大会进入主旨演讲环节。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率先登台,他以《AI 驱动能源系统变革的关键路径》为题,结合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,提出 “AI + 能源” 需聚焦 “预测 - 优化 - 控制” 三大核心环节,通过精准预测风电、光伏等新能源出力,优化电网调度策略,提升能源系统的灵活性与稳定性。中国工程院院士饶宏则分享了 AI 在特高压输电领域的应用案例,他指出,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输电线路的运行数据进行实时分析,可将设备故障预警准确率提升至 95% 以上,大幅降低运维成本。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与华为公司副总裁周建军,则分别从 AI 技术创新与企业实践的角度,探讨了算力基础设施建设、AI 大模型在能源领域的适配等话题,引发台下阵阵掌声。
在下午的圆桌对话环节,江亿、高翔、郑南峰、严晋跃、赵旭东 5 位院士围绕 “AI 赋能能源技术变革” 这一主题展开深度交流。针对 “AI 在能源领域应用中的数据安全问题”,江亿院士提出,需建立跨行业的数据共享机制与安全防护体系,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,打破 “数据孤岛”;严晋跃院士则聚焦 “新能源消纳” 难题,建议通过 AI 技术优化储能与新能源的协同调度,提升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。现场互动环节,参会代表踊跃提问,院士们的精彩解答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思路。
大会期间,多项重要成果正式发布。国际期刊《Energy Use》宣布启运,该期刊将聚焦能源与 AI 融合领域的前沿研究,为全球学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;中国制冷学会人工智能应用工作委员会成立,旨在推动 AI 技术在制冷空调、冷链物流等领域的创新应用;此外,大会还发布了《AI 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指南》《储能安全智能监测技术方案》等 5 项行业成果及解决方案,为企业实践提供标准化参考。
为期两天的 2025 能源绿色发展大会,不仅是一场行业盛会,更是一次推动能源与 AI 深度融合的 “动员令”。它为全球能源领域的参与者搭建了交流合作的桥梁,既展现了中国在能源绿色发展中的技术实力与实践经验,也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。随着大会成果的落地与推广,人工智能将在能源行业发挥更大作用,为建设新型能源体系、实现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